|关于学会
Multiscal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marking the multiform fractures from visible-light rock-mass images
基于可见光图像的岩体裂隙结构多尺度识别与标记方法
Volume 16, June 2024, Pages 279-300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undsp.2023.10.005
论文内容
图 1 典型岩体裂隙结构及其几何形态的可见光图像特征:(a) 闭合型裂隙;(b) 填充型裂隙;(c) 开放型裂隙;(d) 刮痕型伪结构;(e-h) 对应于(a-d) 的几何形态
图 2 多尺度识别算法流程图
图 3 图像全域与基本单元的坐标对应关系:(a) 图像全域;(b)基本单元的局部坐标系
图 4 小尺度块多形态裂隙结构识别流程图
图 5 逐层推进小尺度块前沿拼接算法示意图
图 6 图像全域裂隙结构的拼接及标注流程图
图 7 填充型裂隙结构的拼接及标注结果:(a) 填充型裂隙识别结果 (红线为边缘,蓝色为填充区域);(b) 识别结果与原岩体图像的对比展示;(c) 人工标注结果
图 8 闭合型裂隙及识别结果:(a) 闭合型裂隙结构的岩体图像; (b) 算法识别结果;(c) 识别结果与原岩体图像的对比展示;(d) 人工标注结果
图 9 开放型裂隙及识别结果:(a) 开放型裂隙结构的岩体图像; (b) 算法识别结果;(c) 识别结果与原岩体图像的对比展示;(d) 人工标注结果
图 10 混杂型裂隙及识别结果:(a) 明暗混杂型裂隙结构的岩体图像;(b) 暗裂隙区域识别结果; (c) 识别结果与原岩体图像的对比展示;(d) 亮裂隙区域识别结果;(e) 识别结果与原岩体图像的对比展示; (f) 人工标注结果
作者信息
第一作者
潘永博
Email: 15136416790@139.com
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, Zhengzhou University, Zhengzhou 450001, China
通讯作者
崔俊芝院士
Email: cjz@lsec.cc.ac.cn
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Computing, 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, Beijing 100190, China
第三作者
许振浩教授
Email: zhenhao_xu@sdu.edu.cn
Geotechnica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, Shandong University, Jinan 250100, China